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興新能源”)系上市公司永興材料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30日,法定**人鄒偉民,注冊資本人民幣8億元。 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于2020年9月由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編制了安全竣工驗收報告,投入正常生產;二期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于2023年4月由南昌安達安全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編制了安全竣工驗收報告,投入正常生產。 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9500萬元,進行新能源鋰云母綠色智能**提鋰綜合技改,于2024年6月24日取得《江西省工業(yè)企業(yè)技術改造項目備案通知書》(項目統一代碼:2406-360924-07-02-902324)。 本項目為技改項目,通過技術改造解決鋰云母精礦品位降低的問題(由3.0%降低至2.1%),并通過技術改造實現鋰云母**提鋰,提高鋰的收率。技改前后總產能維持不變。對已建成一期項目火法段技術改造,更新更大產能焙燒回轉窯系統及其配套系統和浸出系統,提高焙燒過程轉晶率。改造后一期焙燒系統年處理2.1%品位鋰云母精礦282133噸(干基239813噸),對應碳酸鋰當量產能1.0萬噸/年。焙燒系統處理后的鋰混合料經浸出后生產碳酸鋰溶液(含Li014.68gL)284344m3;送原產線后續(xù)工序處理。 對已建二期輔料庫內建設萃取系統,處理本項目原生產系統產生的沉鋰母液。共建設兩套萃取系統,沉鋰母液處理能力為120m3/h。每套萃取系統包括一條硫酸反萃生產線(10m3/h)和一條二氧化碳反萃生產線(50m3/h),其中硫酸反萃線處理后制的硫酸鋰溶液返回沉鋰共工序,二氧化碳反萃后經熱解、離心、烘干粉碎制的碳酸鋰產品。萃取線產能滿足3萬噸碳酸鋰生產線的沉鋰母液處理能力。萃取系統建設后,原生產系統中沉鋰母液蒸發(fā)處理和冷凍生產硫酸鉀鈉鹽工序將被取代。 已建二期項目焙燒系統產能為2萬噸碳酸鋰當量,采用兩套750th隧道焙燒窯(設計負荷系數 0.8~1.2),*大鋰云母精礦焙燒處理能力為540000噸。滿足焙燒品位為2.1%鋰云母精礦,年產2萬噸碳酸鋰當量的生產需求。 綜上,技改通過優(yōu)化混料、焙燒系統控制等提高焙燒轉晶率,并通過萃取系統提高碳酸鋰產品收率等,技改后可利用2.1%品位鋰云母精礦實現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的產能,技改前后項目碳酸鋰總產能保持不變。產品方案及規(guī)模:3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其中2817噸/年高純碳酸鋰。在原有廠房內進行技改,不新增建筑面積,涉及技改的工程建筑面積31508.3平方。 |